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看見國旗 想到抗戰歌

筆者:文圖:阮秀峰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阮秀峰先生,抗戰時響應號召,投入青年軍二O九師。民國四十四年轉任公職,曾主編《菸酒勞工月刊》四十年。 民國二十九年五月間,國軍一八六師在粵北前線,與日軍對峙於雞籠崗、石榴花頂一帶山區,因日軍企圖自廣州沿著廣從公路(廣州至從化),撲向曲江—即戰時廣東省政府暨第七戰區司令部之所在,切斷粵漢鐵路。儘管我軍缺乏精良武器,卻有高昂的士氣、天然屏障和軍民合作的抗敵決心。 國軍部隊在山區的備戰生活非常艱苦,由於周邊公路設施被破壞殆盡,軍需補給都在一、兩百華里外,以人力翻山越嶺挑運支援,生活品質頗受影響;加以山間瘴氣肆虐,許多人生病,特別是瘧疾,沒有金雞納霜等藥物治療。山下居民不斷往山區避難,增加防地安全顧慮;而敵機三不五時臨空炸射,更擾亂軍民情緒。那年我十七歲,也跟著堂叔阮耀先生到此山區,逃避日軍侵害。 為了疏導軍民惶恐不安心理,軍中政工人員擴大文宣活動,教唱抗戰歌曲即是其一;抗戰期間,軍中康樂活動極其缺乏,文化水準也不高,因此歌唱教習是最簡便且最能引起共鳴、紓緩壓力的方式,況且政工人員大都是來自敵後被迫離鄉背井、投筆從戎的知識青年,滿懷報國救民意志;他們用藝術滋潤戰地,藉歌聲喚起國魂,以最大的熱情投入戰場,與軍民同甘共苦、同生共死。 當時軍中政工人員所教唱的抗戰歌曲,像《大刀進行曲》、《歌八百壯士》、《旗正飄飄》、《熱血歌》、《長城謠》、《松花江上》、《嘉陵江上》⋯⋯,都振奮著山區軍民的士氣。 當大家高唱: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,全國武裝的弟兄們,抗戰的一天到了⋯⋯」「中國不會亡,中國不會亡,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!中國不會亡,中國不會亡,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⋯⋯」「旗正飄飄,馬正蕭蕭,槍在肩、刀在腰,熱血似狂潮⋯⋯」內心激昂、澎湃,一心一意要驅除日寇,重返家園。 又有一首傳唱各地的《國旗歌》,雖不是升旗典禮指定曲,但詞意淺白,易懂易學,節奏明快,深受歡迎。其詞為—— 看國旗,在天空,飄飄盪盪乘長風; 顏色麗,氣度宏,青天白日滿地紅。 揚國威,壯軍容,飛翻南北與西東,為我中華民族爭光榮。願從此,烈烈轟轟,領導同胞與弟兄;齊向前,為國奮勇,橫刀躍馬搗黃龍。 扶文化,興農工,建國還收赫赫功,更進與萬國相和同。 經過激戰,我軍大勝日軍三十八師團精銳部隊於雞籠崗下,締造了「粵北第二次大捷」,政工英雄也功不可沒。 大作曲家黃友棣教授,曾為粵北大捷譜過一曲《良口烽煙曲——粵北勝利大合唱》,作詞者筆名「荷子」,據說真名為「何芷」,是位親歷戰場的軍中文化戰士;全曲有開場曲和七組樂章,即《良口誦》、《魔爪揉碎了村莊的和平》、《破路歌》、《粵北的銅鑼響了》、《石榴花頂上的石榴花》、《血戰雞籠崗》、《怒吼吧珠江》。「荷子」在最高潮的第六章《血戰雞籠崗》描述:「六月二日,由晌午到黃昏,在雞籠崗展開了一場血的爭奪戰。七百潰退的『皇軍』步騎,三番四次,始終衝不上豬牯嶺那座九九山頭,機關槍像驟雨一樣,向敵人傾注著⋯⋯。」 七十年來,我不僅要哼唱抗戰歌來紀念當年,當看到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在天空飄揚的時候,除了黃自作曲、戴傳賢作詞的「山川壯麗,物產豐隆⋯⋯」之《國旗歌》:我也會不期然地唱起「看國旗,在天空,飄飄盪盪乘長風;顏色麗,氣度宏,青天白日滿地紅。⋯⋯」(點閱次數:1605)